笔翠小说 > 都市小说 > 绛珠仙子重回红楼境 > 《二百一十四》隆岭探春
    绛珠仙子重回红楼境无弹窗 嬷嬷见黛玉这样高兴,有些迟的看看乾隆,一脸的黛玉,又看看乾隆,低下头。看着脚下说着:“师太离开绛玉庵,并未说去了哪儿,只是让人送来口信,让姑娘放心。另外,隆岭那儿有人去到绛玉庵。”

    谁?连乾隆也注意起来,看着王嬷嬷,嘴角微微动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说是隆岭王的世子妃,贾府的三姑娘派人探望公主师太,还送了些礼物,还有三姑娘的一封亲笔信。”王嬷嬷说着拿出来,放在桌子上。

    黛玉心里总算是明白了祖母的意思,老人家只怕是早就知晓天机,借此离开,或许有更深的含义,一时难以明了,不过,这三姑娘竟然背着朝廷,背着自己,去直接跟祖母联络,又是在宝玉去到苏州之后,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内在联系,她看了看乾隆。

    信是给公主的,别人当然不能拆看,清师太为什么不转给公主,却送到这儿,倒是耐人寻味。一方面是表明公主和朝廷是一心的;另一方面,把这件事儿交给黛玉处理,她脱自在,不理俗事。

    这样的事儿,黛玉懒的理会,二话不说的推倒乾隆面前。

    乾隆也倒是不含糊,拿起信拆了就看,脸色越来越严峻,眼里带着一丝嘲讽。又递给黛玉。“玉儿,你也该看看,这就是贾府的为人处事,倒是有老太君的真传。”

    黛玉拿起信,仔细看了,不禁吸了一口凉气,心里言道:林姐姐在京城难以顾到老人家,自己与姐姐交好,愿意接公主去隆岭地区养老,也好跟着老人家学些本事。

    祖母自朝廷接手照顾后,一直很不错,无论是派诚亲王过去,还是安排傅恒或别的官员过去,一直也是尽心地。贾府自然知道。这件事儿哪有三姑娘出面地道理,黛玉心里一寒,看着乾隆,打定主意。

    “上次回来的时候,找了一下带过来的东西,里头有祖父和祖母当年的一些笔记、信札,我去拿过来,皇上看看,或是人家想要的。”

    “也罢。你去吧。”

    黛玉冲紫鹃、雪雁使个眼色。三个人离了这厢。黛玉在二人地扶持下。来到后面那房里。一切都是一尘不染地模样。心里感念林兴旺夫妇地细心周到。吩咐紫鹃把房门关紧。又让雪雁点燃桌子上地玻璃灯。

    那二人好奇地看着黛玉地举动。这是她们从未见过地。也不敢多嘴。

    黛玉打开机关。留下紫鹃守候。让雪雁掌着灯。随自己下到暗室里。

    自己留下地暗记还在。这说明没人来过。雪雁也小心地把灯放在一个高几上。高灯下亮。室内亮堂起来。找到那次安放书札地隐蔽位置。取出来。一看完好无损。交到雪雁拿着。自己又布置一番。这才接过书札。跟雪雁出来。

    屋外传来紫鹃地说话声。黛玉听见另一个人地声音。惊地靠在床上。

    “皇上,您?姑娘,姑娘正在歇息。”紫鹃拦着外面,身子倚在门上。

    乾隆脸色一沉,一把推开紫鹃,径自跨进去,在堂屋不见黛玉,就一撩门帘进到西屋,看见黛玉靠在床上,正看着他,手里抱着看上去是书札之类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皇上,这些是祖父的手记,兴许有他们要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乾隆接过书札,看着这间不算大的房屋,不过是闺阁内地布置,看来都是黛玉素日喜爱的,随意地坐在黛玉身边。

    “这儿,朕没来过。倒也别致。俱是按照江南的布置。”

    黛玉心里捏着把汗,快出去吧,嘴上还得应付着:“江南小地方地人,小家子气,哪有宫里大气,豪华壮观。”

    乾隆托起她的脸,凑过去:“真地?”

    宝玉与甄宝玉原本约好去京城周围转转的,这回在朝中几位大人的鼎力作用下,虽然乾隆没有赦免甄家的罪,倒也安排他们住下,又给了银两和家人,好歹能在京城过一个年,也是祖宗庇佑,当今皇上有几分人情。

    宝玉自回来后,心里一直不自在。才跟林家说开了,就忙三火四的要娶宝钗为妻,先不说自己对她毫无感觉,就是一般人家也要过一段日子再提这事儿。太太啊,你也忒性急了。黛玉即便在宫中住着,还没有被皇上纳为妃子,自己也许还有希望。这样一来,去苏州的意义何在?心里烦,想着对策。在府里,总有王夫人、袭人在一旁唠叨,别开母亲白日要进宫照料娘娘,晚上精神不减,实在令人佩服。

    这日瞅着贾政不在,王夫人说是娘娘体恤她连日辛劳,还有操持府里的事情,让她过了年再进宫。好不容易歇了,难免又要严管他。偷偷的溜出来找到甄宝玉,说说知心话。出来有一阵儿了,见到一驾宫辇,原本没在意,不经意的扫视一眼,却看到熟悉的面容。心中大喜,喊着林妹妹,待要追过去,硬被几个侍卫拦住,粗暴的把自己和甄宝玉推倒在地,喝斥一番,恫吓着:“再敢唐突窥视皇妃,定不轻饶。”

    等人家走了,二人相互搀扶着起身,掸掸身上的土,无言的顺着大道,漫无目的的走着。

    “等过了年,我要去找爹爹,照顾他老人家。”

    宝玉不解的看着他,去那个鬼地方,能不能囫囵个儿回来还是得两说着,待在京城,说不定皇上开恩,再给个恩典的,甄家就能缓过来。

    “父亲身子不好,又吃了不少苦头,身边没个家里人照应,实在让人担忧。再说,我也看透了,京城是非多,不是好呆的。等赦免后,再争取考上功名,家里能宽裕些。”

    宝玉不舍的拉住人家,求着:“你何必自讨苦吃?多一人受罪去,世伯也是不安地。不如就在京城里待着,我跟老太太、母亲说说地,接济一些岂不更好。”

    “寄人篱下、看人脸色过活,有什么好?府上也是一大家子人。我留下混着虚度年华,还不如去闯练一番。”心有有苦不好跟宝玉说,那王夫人岂是好相与的,拿了不少的珍宝财物,还回来的不过是区区数百两银子。再不自寻出路,真要等到山穷水尽,还不是受辱受苦。

    宝玉无奈,在一条岔路口,二人分别。回到荣国府,就见贾母让人等在那里。一问得知,原是探春的家信到了。

    自嫁到隆岭

    又是一番风光。世子妃的身份比在贾府不知道要高王妃也很喜爱她,世子武阳秦对待她极为尊重,没事儿的时候,就陪着她在周围地区游览,所到之处,无不受到当地人的膜拜。她本是一个聪慧之人,与世子相谈之中,少不得要涉及到方方面面,弄的人家如获珍宝一般,遇着事情也愿意多听听她的意见。

    刚来地时候,有些水土不服,做什么都没有精神,每日恹恹的只管看着花坛内的花草,想着在京城,在大观园的日日夜夜。想起姐妹间地玩笑趣事。看着带来的诗词,感叹人生地不同。林姑娘一个孤女,行事低调,也不能逃脱太太的算计,忍无可忍,一走了之,却又是另一番情景。还有迎春,认定了主意跟着林姑娘,有了让人羡慕的归宿。自己也是离开说不出是眷恋还是憎恶的家。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四姑娘惜春,别看她主意正,就拍她年纪太小,受人暗算。几时要写封书信回去,安排一下也不枉姐妹一场。侍书、翠墨她们倒是很快就跟这里的丫环们打成一片,也是啊,世子妃地人,谁敢得罪。

    大约过了三个多月,身子渐渐好起来,世子见她好了,就带她外出游玩。这里是花的世界,温暖如春,有着各种在京城看不到地好风景。寺庙众多,信徒也多,早晚也要打坐礼佛。想起带来的一些经书,以往是不看地,现在也看进去了。这里的山,秀丽多姿,深山中竟然还有为林姑娘祖父立地碑,上面刻着他的功德,还有公主的慈善。人们听到她是林家的表亲,更加敬重她。这让她感到惊讶,也意外的收获到一笔贾家人难以想象的人望。心里暗叹,贾府父兄们的浅薄,特别是王家、史家、薛家的愚昧无知。要是能善待黛玉,引为知己,岂能落得日的境地。听说宝玉去苏州,去了又没有还回人家一两银子,光凭耍嘴,人家会怎么想?看起来老太太也是眼光差,看不到潜在的危机。离开贾府,到了外面,以一个外人的视觉看待贾府,明显的看出大厦将倾,不可阻挡的颓势。一个元妃撑不起遮挡风雨的打伞,皇家对四大家族的憎恨,总有爆的时刻。这时候抓住人家的银子不放,岂不是授人口实?原本想着帮上贾府一把,又听到对贾环的不公正,太太,你拉着元妃压制环儿,也不想想,就凭宝玉,能撑起家族的重任?后来,听到在什么地方得到皇上的召见,又给了环儿恩典。她才开心的笑起来。太太,一手遮天,遮不住的。

    黛玉拿出三十万两银子赈灾,林家的声望更进一步。消息传到隆岭地区,探春既赞赏又嫉羡,她竟然有这么多银子,又这样视财富如粪土,不愧为清贵人家的女孩儿。怎么也要借着这股力量,为自己谋些好处。这几日,世子总是在有意无意间,提到朝廷答应帮助找寻古籍之事,她意识到这个和亲并不单纯。心里也暗自着急,会不会因为朝廷的漫不经心,引起王府的不满,转嫁到自己身上。那自己今日的地位,就会不保,不行啊,为了自己,要想个主意,用以稳定自己在王府的地位。不,不能失败。和亲失败的女人,通常下场极为悲惨。我不要这样的下场,我贾探春定要站稳脚跟,把握自己的命运。贾府,指不上。南安王府,过眼烟云。元妃,这个同父异母的姐姐,她跟太太一样,心里只有宝玉。唯一能影响乾隆的,只能是林姑娘,怎么才能借林家之势帮自己一把。想到黛玉的祖母师太尚在苏州,何不接到这里故地重游,安置照应,既能以此给朝廷压力,又能让黛玉心悬隆岭地区,还能借此拉住世子武阳秦的心,一举数得,还能伏下为贾府解危的力量。说干就干,在晚上枕席之间,郑重的跟世子提出来。

    武阳秦当然愿意,第二天就跟隆岭王提出此事,王爷大喜,安排人带着探春的亲笔信,带上一些礼物,直接去苏州接人。人算不如天算,公主出游不在庵内,临时主持清师太又拒不收礼,苏州当地官员闻讯及时阻挡,去的人竟然灰溜溜的回来。

    探春陷入沉思,想了又想,提笔挥毫写下三封信,一封是给父亲贾政的,一封是给四姑娘惜春的,一封信是给黛玉的。

    临到年关时分,皇家收到隆岭王的贡礼,有一份是特意给黛玉的。南安王府也受到一份厚礼,再就是贾府,受到探春千里迢迢派人送来的礼品。

    李纨、凤姐、尤氏忙着料理礼品,登记上册。邢夫人、王夫人看了看,喜欢的进屋陪着贾母,惜春也在,正好把探春给她的信交给她。

    再说贾政,看到女儿的信,深以为憾,知道自己女儿说的对,就把信呈给贾母看。贾母看了,没言语,又传给贾赦、贾珍、贾~、宝玉、贾环等人看,就连王夫人也看了信,眼里冒着火,忿忿的说:“要说这三丫头也够操心的,离着这么远还不消停,诺大的王府搁不下她,还想着在咱们家当家的时候,也不想想,咱们娘娘身怀龙子,太后和皇上宠爱万分,有什么怕的,整天缩缩的,有损于列祖列宗们。”

    贾母打断她:“三丫头也是一份儿好心,怕咱们后手不济。你们也都长点儿记性。”

    王夫人心里不痛快,见贾母这样说,也不好再说什么,本想借机好好的辱骂一番赵姨娘、探春、贾环,不甘心的。“娘娘说了,等诞下龙子,就跟皇上要个恩典给宝玉,老太太,您放心吧。”那份儿得意,狠狠的瞪了一眼贾环。三丫头,你有种,翅膀硬了,去到外面就抖起来了,竟敢跟我对着干。

    贾赦也跟贾母说:“母亲,弟妹说的不错,咱们娘娘有孕,兴许三丫头还不知道,她要是知道了,就不会说这番话。”

    贾珍笑问:“眼瞅着到了除夕,咱们别说晦气事儿,商量着过年要紧。”

    贾环心里难过,又不敢说话,只好悄悄走出去,狠狠的攥紧拳头,暗下决心,等我长大了,要你们好看。不说贾环回到赵姨娘那儿,母子二人相依思念探春。倒是尤氏,若有所思的看着四姑娘惜春,抬头时恰与贾珍的眼神相撞,彼此意会。